位于黄河以西、祁连山和巴丹吉林沙漠中间的河西走廊,是丝绸之路的重要交通要道,主要涉及甘肃武威、金昌、张掖、酒泉、嘉峪关等城市。
“河西走廊是我国西北地区防沙治沙的绿色屏障。”国家林草局荒漠化防治司副司长屠志方表示,近些年来,河西走廊的生态建设成效显著,较好地平衡了水、沙、绿、富之间的关系,逐步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为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荒漠化防治提供了有益经验。
攻坚克难,实现“绿进沙退”目标
来到武威市凉州区北部的风沙口,只见连绵起伏的沙丘被梭梭、红柳、沙米等低矮灌木覆盖,草方格之中的点点绿色连片成网,将沙丘牢牢兜住。
武威市是进入河西走廊的第一站。其西北部、北部、东北部分别被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包夹,境内危害严重的风沙口达286个,治沙难度极大。
“今年以来,这里5级以上大风就刮了86次,损毁的树苗需要不断补植。”凉州区林草局局长陆科表示,一般来说,利用植被固定住一个大沙丘需要3年左右的时间,其中第一年是关键,经过人工浇水两三次后树苗能活下来,往后一般就没有大问题了。
“在这里植树有两大难点:一是没路,二是缺水。”凉州区长城镇红水村九组村民、造林大户王银吉说。为给树苗浇水,他借钱买了两头骆驼,经常到3公里外去运水,经过多年艰苦努力,造林已初见成效。
目前,当地不少人工种植的梭梭等林木已经深入沙漠腹地。沙丘基本被锁住,实现了“绿进沙退”的目标。
甘肃省林草局巡视员王全德介绍,甘肃着力保护好祁连山,阻断沙漠南扩之路,并用防沙林带将中间的绿洲城市环绕起来,以形成对整个河西走廊地区的全方位保护。
“我们对传统农牧业进行系统性改造,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张掖市委副书记赵立香表示,祁连山山坡上的牧场和山脚下的农耕地,已经形成了相互依存的循环型农牧业。近年来,当地通过“借牧”方式,每年冬天让牧民将60万只羊放到农民的玉米地里吃秸秆,既避免了秸秆焚烧污染,又解决了耕地施肥问题。
精细管理,提升森林质量和功效
近年来,河西走廊地区绿化成效显著。不过,当地人还在琢磨:怎样进一步提升森林质量,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据测算,我国森林每公顷木材产量平均为4.73立方米,而河西走廊地区仅有2立方米。提高河西走廊地区森林的单位生长量和产出率,才能提高其防风固沙、固碳释氧、涵养水源等功效。
“提升河西走廊地区的森林质量,关键在于精细化管护。”北京林业大学教授、精准林业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冯仲科说。
近年来,北京林业大学在当地建立了智慧林业管护系统,智能化调控林木生长的土壤、温度、光照、水肥等。通过精细化管理,实验地的每公顷木材产量由2立方米提高到3.5立方米,在不增加森林面积的基础上,将森林的生态功能提高75%左右。
绿富双赢,沙尘暴发生次数大幅降低
仅2020年,甘肃省就完成以河西走廊为重点治理区的沙化土地综合治理约230万亩,创造相关就业岗位4.8万个,实现劳务收入6.48亿元,既改善了生态环境,又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
治沙播绿,仍在持续推进。金昌市沙区风沙线长达237公里。多年植树造林,形成一条长达34公里、宽数公里的环城防护林带。“建好生态防护林后,还要配套建设经济林。”金昌市金川区造林专干潘冬梅表示,当地按照以水定林的原则,探索种植灰枣、白杏、沙棘等经济林,取得绿富双赢的成效。
甘肃省治沙研究所民勤治沙站的观测数据显示:从2006年至2020年,当地沙尘暴发生次数由19次降至3次;在由沙漠至绿洲的过渡带,沙尘通量减少了47%,与此同时,沙漠对绿洲的侵蚀影响减少了72%。
“这些年来,经过大规模生态工程,沙尘暴对当地生态环境和生产生活的影响已经大幅降低。”民勤治沙站副研究员王强强说。
(责任编辑:中国城镇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