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刚刚结束,春节消费的表现为市场复苏开了个好头。与此同时,中央和地方纷纷展开集中部署,促进消费市场加速回暖,推动经济运行在年初稳步回升。接受采访的专家纷纷指出,在春节消费明显回暖、开局向好的背景下,政策乘胜加力,有助于进一步增强市场信心,暖春可期。预计全年消费将为经济增长点燃强劲引擎。
新春稳经济 促消费成热门关键词
兔年春节刚过,中央层面和省级政府便纷纷召开会议,部署稳经济举措,其中消费成为热门关键词,屡被提及。
1月2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乘势推动消费加快恢复成为经济主拉动力”“加力扩消费”,并从各方面部署多重举措,包括推动帮扶生活服务业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纾困、促进汽车等大宗消费政策全面落地;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促消费活动,促进接触型消费加快恢复;合理增加消费信贷;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做好保交楼工作等。
上海、广东、山东、辽宁等多个省份以召开会议或发布行动方案等形式,吹响“全年加油干”的号角。记者发现,在各地部署中,促消费都成为今年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
例如,1月29日,上海召开《上海市提信心扩需求稳增长促发展行动方案》发布会,提出将恢复和提振消费行动作为重点工作之一,并从促进消费扩容升级、促进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全面激活文旅市场、支持会展行业恢复重振等方面推出多项举措。
1月28日,广东召开高质量发展大会。广东省商务厅厅长张劲松表示,围绕支撑全省经济发展大局,立足商务担当作为,在较高起点上确立了今年工作目标,其中消费方面提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的目标。
同日,山东省也提出,要更好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以稳就业、促增收解决“不敢消费”问题,以提品质、强引导解决“不愿消费”问题,以创场景、优环境解决“不便消费”问题,大力提振消费信心,加快推动消费复苏。
此外,辽宁于1月27日印发《辽宁省进一步稳经济若干政策举措》的通知,明确推动消费复苏回暖,提出多元化提供消费补贴、着力打造消费新场景、加大对县域商业和重点商贸流通市场主体支持力度、鼓励合理住房消费等多重举措。
开局向好 提振市场复苏信心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政策利好加持,今年春节消费的表现也为市场复苏开了个好头。
国家税务总局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假期,全国消费相关行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2.2%,比2019年春节假期年均增长12.4%。其中,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同比分别增长10%和13.5%,比2019年春节假期年均分别增长13.1%和8.1%。
作为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市场在春节期间表现出色。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今年春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3.08亿人次,同比增长23.1%,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8.6%;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758.43亿元,同比增长30%,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73.1%。
携程数据显示,兔年春节期间,平台国内外旅行订单皆迎来三年巅峰,旅游订单整体较虎年春节增长四倍。在各地文旅消费券和各平台春节专项活动的助力下,“满房”成为住宿业关键词,多个景点再现“人从众”的热度,行业加快回暖。
同时,餐饮消费也在各地消费刺激政策下逐渐复苏。中国烹饪协会数据显示,除夕至正月初六(1月21日至1月27日),受访餐饮企业营业收入与去年春节相比上涨24.7%,与2019年春节相比上涨1.9%;客流量与去年春节相比上涨26%,与2019年春节基本持平。
一项项数据透露着消费复苏的暖意,也鼓舞了市场主体的干劲。以旅游为例,北京军都山滑雪场副总经理王骥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说,“今年春节期间雪场客流已经基本恢复到往年的正常水平,随着这两天天气转暖,客流甚至超越了过年期间。所以我们预估在二月中旬前,客流还会有进一步的提升。”
王骥表示,在冬奥会带动和相关政策支持下,预计未来客流将会持续增长。滑雪场正在对雪场的各项设备和配套设施加以优化扩张,包括餐饮、住宿等,为未来扩大经营做好准备。
回暖可期 担当经济主拉动力
在多重利好下,消费市场有望加速回暖,成为经济主拉动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陈丽芬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春节消费加速升温,人动起来,商圈活起来,烟火气加速归来,消费信心在提振,消费潜力不断释放。“消费复苏速度比预想的快。”
商务部研究院流通与消费研究所研究员关利欣也对记者表示,春节消费市场的繁荣充分表现出我国居民消费的活力和潜力,消费信心增强、消费场景增加、消费热点增多将持续助推消费市场回暖向好,为我国经济运行稳步回升创造良好条件。
陈丽芬同时指出,新春伊始,中央和地方政府齐发力,部署各项促消费稳增长政策举措,乘势推动消费加快恢复,有利于释放被抑制的消费需求、挖掘潜在消费需求、创造新的消费需求。“今年消费将继续发挥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展现我国消费市场的弹性和韧性。”
关利欣预计,随着扩大内需战略举措实施见效,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扩大内需优先位置的一系列举措,将更好满足居民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激发消费活力,增强消费信心,乘势推动消费加快恢复,担当经济主拉动力,增强经济循环的内生动力。
(责任编辑:中国城镇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