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xSpider
  • 陕西:小小“土特产”搭建老乡就业大舞台_城镇化建设网-城镇化建设宣传门户网站
    欢迎访问城镇建设官方网站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首页
    时政新闻
    城镇文化
    部门互动
    论文发表
    证件核查
    今天:
    西部频道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乡村振兴 >

    陕西:小小“土特产”搭建老乡就业大舞台

    时间: 2023-02-17 10:48 作者:中国城镇建设 来源:未知 点击: 706次

    一边将猕猴桃打包,一边将快递单迅速贴在包装箱上。在位于陕西省武功县的京东物流陕西智能供应链中心的自动分拣线前,39岁的郭甩维动作麻利。这位平时在家种植猕猴桃的当地农民,利用农闲时间来此工作。“既能照顾家,还能挣一份钱贴补家用。我自己种果子,也懂果子,挺喜欢这份工作。”她说。

      在她身后,堆积如山的包装箱里装满产自西北多地的各色水果。工作人员正开动叉车,将一箱箱水果整齐送入车间外停靠的物流大货车上。

      “中心主营武功及周边地区猕猴桃的仓储、分拣和配送,并根据季节销售新疆、甘肃等地的西梅、黄河蜜瓜等特色农产品,平均每天有16万单货物从这里发出。”京东物流西北分公司副总经理李大爽说,该中心吸纳了200多名员工,其中多数是武功及周边地区的村民。

      位于八百里秦川腹地的武功是陕西农业大县,猕猴桃种植面积达11.8万亩。从早年间农民家庭作坊式的网销猕猴桃起步,当地因地制宜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如今,以农产品深加工为主导的电商物流产业已成为武功的首位产业。

      武功县常务副县长孙波说,作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武功瞄准终端市场消费需求,围绕“土特产”久久为功,去年全县电商销售收入达55亿元。每天,数以十万计的鲜食及深加工农产品订单从这里发往全国各地,380余家电商企业直接带动了1.6万人就业,“小小的‘土特产’,搭建出老乡就业的大舞台。”

      270公里之外,秦巴山区深处的陕西省旬阳市,当地人司空见惯的拐枣、食用菌等“土特产”,已经衍生出拐枣醋、拐枣酒、富硒木耳等深加工产品,良好的生态优势正在转化为经济效益。受益于此,许多农民工外出务工不再背井离乡,在家门口的富硒食品加工企业就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

      走进位于旬阳市神河镇金河口村的一家食用菌公司,高大明亮的温室大棚内,菌棒摆放整齐,香菇已经冒头。“今年春来早,温度适中,正是出菇的好时机。”在此工作的村民张玉娟说,自己每月收入3000多元,活儿不算重,干得很舒心。

      “旬阳本地有土法栽培木耳的传统,现在通过工厂化生产、集约化制备和设施化栽培,产业实现了升级,联农带农的能力也在逐步释放。”企业负责人周智国说,除直接吸纳100多名村民就业外,企业还带动了336户群众种植食用菌,户均增收9600余元,老乡们从“土特产”里收获了真金白银。

      一些地方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基于“土特产”的产业集群渐成规模。作为陕西传统的“小磨香油之乡”,咸阳市三原县做足“厨房和餐桌”里的文章,整合中小企业和手工作坊,采用产业园区化、采购抱团化、加工标准化等市场化手段打造香油产业园,去年全县香油产业产值超过20亿元,规模以上企业达15家。

      “园区化生产延长了产业链条,实现了农业‘接二连三’,弥补了产业自然发展初期小散弱等短板,既带动了本地农产品就地转化,也将更多群众镶嵌在产业链上就业。”三原县常务副县长刘航说,目前全县在小磨香油产业链上的就业人群已超过1万人。

    (责任编辑:中国城镇建设)

    国际新闻

    更多>>

    民生新闻

    更多>>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城中村改造政策支持范 住房城乡建设部、财政部近日联合印发通知,部署各地加快落实增量政策措施要求,进一步…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业务范围 | 版权声明 | 后台管理 | 查询系统
    电话:010—88726325 邮编:100043 邮箱:zgczjs@163.com 传真:010—88726325
    Copyright©2013 www.zgczjs.cn Inc. 京ICP备19052759号-1 All Rights Reserved.城镇建设网
     技术支持:北京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