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增强乡村治理能力,要指导农村普遍制定或修订村规民约。以规治村,能有序、有效、有力推动乡村日常治理。对此,各地乡村有哪些好探索?村规民约给乡村带来了哪些变化?
——编 者
贵州贵阳二戈村
三条环保新规
守护麻堤河水
“现在我彻底不养鸭了,否则就是和全村人对着干,可丢不起这张老脸!”
贵阳市南明区云关乡二戈村,距主城区不足10公里,麻堤河穿村而过。往年春天,村民王昌保总要购回一批雏鸭,赶到河边放养一段时间,到夏天便可卖蛋贴补家用。
为何如今养鸭会得罪全村人?“大伙被污染坑怕了。”村委会主任陈明丽说,在2016年底,部分村民的水井突然冒泡变浑,并且散发出浓浓恶臭。这次污染事件过后,村里认真查找原因,最后将根源锁定在麻堤河。污水乱排、家禽乱养,当年清澈的麻堤河变成了垃圾成堆的臭水沟。
不久后,村里建好截污沟工程。而要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却不容易。“这也不让养、那也不许扔,二戈村又不只住我一家人,何必当真呢?”许多村民起初并不买账,其中也包括年过七旬的王昌保。
无奈之下,陈明丽想到从“立规矩”上下手。早在2006年,二戈村就形成了村规民约,但缺少环境卫生方面的约定。“村民和流动人口都要认真清扫院落卫生,不乱扔垃圾……禁止在麻堤河周边养殖家禽、家畜。”村支两委班子一合计,拟定了3条新条款。提请村民代表大会表决时,全票通过。陈明丽心头一喜,知道这次走对了路。
新版村规民约张贴后,没几天,王昌保发现河边只有他自己还在养鸭,面子有些挂不住,于是主动找到村干部,请村里帮忙联系养殖场买主,一次性买下他所有的鸭子。
麻堤河又变清了,王昌保也找到了新商机,在河边开起小商店,一年收入比卖鸭蛋强。告别“鸭司令”生涯,王昌保又培养了一个新习惯,每次看到有人随手乱扔垃圾,总要上前劝阻,遇到不听劝的,老王必定要义正辞严讲一番村规民约。“这招挺管用,没人跟我‘顶牛’了,因为大家都服它。”
云南曲靖热水村
村规督促赡养
培育和睦家风
今年过年,云南曲靖市沾益区德泽乡热水村村民何买英将公公接到身边。公公爱酒又有高血压,刚端起酒杯就被何买英劝了下来。没喝成酒,公公也没抱怨。“不喝酒也高兴,一家人在一起才有年样儿。”
现在的团圆故事,要从几年前婆婆生病说起。当时,何买英想过要带她去医院,但想到妯娌关系一直不好,万一以后嫂嫂不管老人,那自己岂不亏了?何买英没带老人去看病。婆婆气不过,跑到村委会反映子女不孝顺,何买英这下脸上可挂不住了。
经过村委会调解,兄弟俩最终一起带着老人去看病,两家还达成协议,一家承担一位老人的赡养义务。
过去,在热水村,推脱赡养老人义务的情况不在少数。风气不对,咋扭转?2016年,热水村委会草拟了“村规民约十四条”,将赡养老人融入家风传承中。除了在村委会公开栏、各村民小组显眼位置张贴村规民约,村委会还组织干部分头走村串户宣传讲解。有违反的,全村广播通报。
“大家都是要脸面的人,不想在村里落下坏名声。”何买英说。现在,她不仅将婆婆的日常起居照顾得很好,逢年过节还将公公接来一起过节。
热水村委会举办“好媳妇”评选活动,村民小组推荐何买英时,她觉得自己做的还不够,但村民对她都很认可,最终,何买英还是入选村里的“好媳妇”。
热水村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陈光斗说,“村里有了越来越多像何大姐一样的‘好媳妇’。村规民约不再是一种约束,而是变成了自觉。”
四川眉山岐山村
签下幸福公约
增进邻里感情
“来,亲家,我给你介绍,这是我老表!”“叫我老李吧,我们都住福苑小区。”
今年春节期间,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岐山村村民郑永奎特意邀请邻居李云一家在新居的院坝头吃了一顿团圆饭。“原来住在山坳,房子破,泥巴路,想邀请别人来家里做客都不好意思。现在住上新房子,咱们门挨门,处得好,就像亲戚一样!互帮互助才是‘幸福公约’嘛!”李云说。
“幸福公约”是岐山村福苑小区村民们自制的一份“乡规民约”。去年2月,岐山村的13户贫困户集体搬进了名为福苑的新小区,在村干部的帮助下,13户人家共同制定并签署了这份“幸福公约”。
“儿女尽孝道,长辈爱娃娃……努力奔小康,勤快莫贪耍……垃圾要分类,不可乱抛撒……”12句话、132个字的“幸福公约”,入选了四川省文明办评选出的“100条最佳乡规民约”先进典型。
“原来家里老的老,小的小,都靠我照顾,没法外出打工,种粮是唯一的收入。”郑永奎介绍说,这两年间,4亩田改种“爱媛38号”橘子后,去年挂果带来了近万元的收入;和新邻居交流后,就近打工的机会也多了起来,修房子、打零工,一年新增务工收入1.5万元,家里的经济状况有了很大进步。
经济上脱了贫,昔日的贫困户对生活也有了新追求。今年1月份,岐山村开展“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文明示范户创建活动。这项评比活动针对全村366户建卡贫困户,按照思想道德、环境卫生、良好习惯等具体标准进行积分,每季度评选一次,获奖者不仅收获流动红旗,还能得到不同金额的奖励,推动了民风村貌的好转。(唐晓征参与采写)
山东曲阜北元疃村
张贴美德榜单
榜样就在身边
天刚蒙蒙亮,山东曲阜北元疃村村民吴得水就打扫起门前的胡同,还把整条街上的花花草草全浇了一遍,这是他每天早晨的日常,五年如一日。
“他经常主动帮俺们这些上了岁数的人干活。去年我摔了一跤、扭伤了脚,小吴二话没说就背着我去了诊所。”72岁的老邻居孔凡菊提起他,赞不绝口。
吴得水靠着勤劳本分、乐于助人的品德,连续多年登上“善行义举四德榜”。
村里的中心位置,“四德”榜张贴在墙:有的是邻里公认的“好婆婆”“好媳妇”,有的是村里有名的“热心肠”。所谓“四德”,指的是“爱德、诚德、孝德、仁德”,分别对应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
近年来,山东启动实施了以“孝、诚、爱、仁”为主题的公民道德建设“四德”工程,“善行义举四德榜”应运而生,并在曲阜等地推广开来。能够登上“四德榜”是村里很高的荣誉。“大伙儿之所以服气,不光因为他们做得好,更因为‘四德榜’评选公平公正,深得民心。”孔凡菊说。
这几年,“四德榜”的评选标准写进了村规民约。从小组评选到集中投票,从村两委主评到村两委成员及家人全部回避评选……评选标准和评选程序不断调整,越来越透明。
榜样的力量,让这个村子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目前,“善行义举四德榜”在曲阜已经实现了457个村居全覆盖,在各村庄、机关事业单位、学校、企业建设实体榜1500余个。
(责任编辑:中国城镇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