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画主要是采用绢或宣纸做成。其材料质地纤薄、特性柔软、历时较久、易于破碎,古代为了利于保存,便于观赏,从加固的实用需要出发,多用麻纸、布帛等材料在书画背面裱褙数层为装裱,称之为“裱褙”。而后逐渐加以美化,四周镶嵌薄型的绫、绢等丝织品为边框,在背面裱一层或数层纸,并加上必要的装饰,使原件更为牢固,而且便于舒展、悬挂,以适应人们观赏的要求。所以说装裱是伴随著书画传统艺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书画装裱工艺。装裱可以说是对书画的深加工。
“三分画,七分裱”道出了装裱在书画中的重要地位。近现代著名画家傅抱石先生在1957年1月3日《人民日报》上发表的《裱画难》一文中说:”作为一件艺术品.除了画面的艺术水平决定画家而外.装裱是最重要的一关”。足见书画装裱在整个书画艺术中的重要性。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跃发展,我国涌现了新一批优秀的艺术人才,他们为艺术的创新发展推波助澜。著名书画家张家华就是其中之一,他作为一位在书画艺术界备受推崇的书画家,不仅自身掌握了装裱技术,而且对书画的装裱款式、风格提出了新的审美要求,其装裱手艺除采用并改进传统装裱外,针对各种形式不同的画框,相应地装上风格不同的书画作品,方寸之间,尽显艺术张扬的效果。
张家华,1964年11月生,中共党员,周口市政协书画院副院长,河南省装裱研究会副会长,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张家华作品欣赏一
张家华作品欣赏二
张家华作品欣赏三
张家华作品欣赏四
张家华作品欣赏五
张家华作品欣赏六
作为一名书画装裱修复技艺人,张家华于2016年被周口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周口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周政〖2016〗45号)传承人。秉承家学,长期从事艺术装裱、绘画创作工作,其美术作品屡获国家和省级奖项,1988年5月,参加第一届河南省艺术节,获古代艺术作品搜集及书画装裱奖;1991年6月,装裱的艺术作品在北京参展获得一等奖;1991年7月,获周口地区书画装裱工作一等奖;1993年12月,获全国第五届中青年书画展装裱艺术作品奖。
2000年11月,书画作品《春暖》入选中国美协新世纪全国中国画、书法精品大展;2011年1月,《花鸟》入选河南省政协书画院迎新春书画展二等奖;2014年获河南省第十七届美术新人新作优秀奖。
裱画是冷缺门,做的人很少,但是国家很需要。裱画技艺不是一朝一夕就可掌握,熟识理论知识只是最基本的要求,更重要的在于实践和经验多累积,因为全色全多深,加多少胶,浆糊的浓度,每一张画的做法都不尽相同,它们不能也没法数据化和标准化,全凭“临床”经验。
(责任编辑:中国城镇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