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xSpider
  • “夜间经济”如何拓展更大空间_城镇化建设网-城镇化建设宣传门户网站
    欢迎访问城镇建设官方网站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时政要闻 | 领导艺术
    经济透视 | 基层传真
    热点追踪 | 环球视野
    城镇文化 | 企业形象
    探索思考 | 反腐倡廉
    关注民生 | 政法报道
    史海钩沉 | 时代人物
    感悟经典 | 证件核查
    今天:
    西部频道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文章 > 探索思考 >

    “夜间经济”如何拓展更大空间

    时间: 2019-07-18 09:19 作者:中国城镇建设 来源:未知 点击: 1558次

    7月10日23时许,新疆乌鲁木齐新民路上的一个美食广场开始逐渐热闹起来,这里有新疆特色的美食。“天气热了,晚上也迟睡,约上三五个朋友,点上烤串、麻辣小龙虾、烤鱼等小吃,再喝点啤酒,感觉工作一天的疲惫都褪去了。”市民王先生说。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夜间经济”才刚刚开始。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品质的提升,围绕着吃的“夜间经济”成为城市经济的新亮点。业内人士指出,“夜间经济”的发展水平也是衡量一座城市生活质量、消费水平、开放度、活跃度、投资软环境及经济与文化发展活力的重要指标。相关调查报告显示,有60%的消费发生在夜间,大型商场每天18时至22时的销售额占比超过全天的一半。

    “深夜食堂”催火“夜间经济”

    相之于内地,新疆的夜晚来得更晚,21时的新疆,炽热的阳光才刚刚收起,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便开始了寻找美食的旅程。遍地开花的“深夜食堂”,足以让大家享受一天里最惬意的时光。

    为夜生活的重要形式,越来越多的夜市出现在新疆各地:乌鲁木齐、昌吉、塔城……尤其和田、喀什等地的夜市更是红火。新疆国际大巴扎夜市自去年8月正式开放,迅速成为全疆人气最旺“深夜食堂”,民族风情的餐饮、手工艺品和建筑吸引全国各地的游客,首月日均客流量便突破20万人次。

    在克拉玛依市红城一号坊夜市,仅用一周时间就完成了招商,开业前3天每晚人流量达3万人次,现在仍保持着每晚1万人次的人流量。南疆喀什夜市一年四季不停歇。每天晚上,夜市里烤鱼、烤肉、西瓜、蜜粽、甜瓜等美食挑逗着人们的味蕾。

    夜市吸引着游客,更是当地人休闲纳凉的好去处。红火的夜市直接带动了“夜间经济”。吃烤肉喝啤酒是新疆各地夜市的“标配”。乌苏啤酒预计到8月即可超过去年全年40万吨的销量,今年全年销量有望突破50万吨,其中夜市销售功不可没。

    我国夜间经济自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起步,目前已由早期的灯光夜市发展为包括食、游、购、娱、体、展、演等的多元夜间消费市场。在“不夜城”成都,演出赛事已成为夜间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演唱会、体育赛事、品牌发布会等各类活动,为夜晚注入更多活力。

    在新疆的许多地方,夜间演出的大型旅游演艺活动如火如荼,《千回西域》《喀纳斯盛典》《东归·印象》《丝路秀》等演出让观众在声光电、3D技术和歌舞营造出的氛围中领略新疆的迷人魅力,也成为新疆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新疆大剧院的《千回西域》从2015年正式演出以来,已经演出近1100场,年均接待观众30万人次。

    白天看山看水看沙漠看古迹,夜幕降临,游兴不减的游客们又徜徉在大街小巷、景区景点之中……近年来在新疆各地兴起的夜游项目,让游客们更充分地游览、更真切地感受新疆风情,为全域旅游发展增添了新的内容和形式。随着大力实施亮化工程,“夜间经济”的发展有了良好基础。

    大同小异,同质化难绕开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夜生活,但总体上离不开那几个项目,没有特色。说是夜市,其实就是些商业街,长得都差不多,里面的品牌也大同小异。”来自广西的游客陈东升说。

    2019年春节期间,西安“大唐不夜城”、重庆两江夜游、西双版纳“澜沧江湄公河之夜”等夜间体验项目火爆;今年元宵节,故宫首次开放“紫禁城上元之夜”活动,门票一开售便“秒光”……专家指出,夜游项目的火爆,一方面折射出现代人对夜间消费的刚需,另一方面也暴露出目前夜间消费项目还远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

    业内人士也表示,我国除少数城市外,目前很多城市发展“夜经济”尚不能形成品牌特色,存在内容同质化现象。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指出,我国城市夜间经济多以餐饮、购物等消费为主,企业相关投资、产品和服务供给数量及盈利水平等仍较白天有很大差距。

    “夜间经济”的消费主体是年轻人。据美团研究院发布的2018年消费数据,有1400万青年20时后叫外卖到办公区;中国旅游研究院的数据显示,80后、90后在夜间旅游消费中的占比分别达到40.0%、19.8%;银联商务的数据显示,80后游客夜间消费最为活跃,消费金额及笔数均占到所有游客的40%以上。然而,当前夜间经济产品局限于餐饮、购物、游船、灯光秀,而文化、体育、竞技、表演、康养之类的产品极度匮乏,业态单一,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并不大。

    同时,当前的“夜间经济”针对性不强,配套服务还远远不足。当前大部分城市发展“夜间经济”局限于夜景灯光打造,很多城市仅仅把白天街头的游商、小商贩之经济行为在夜晚进行扩大化、组织化、合法化。忽视科学规划,配套设施与服务落后。

    用“阳光思维”

    “发展夜间经济并不容易,还会遇到很多问题,比如安全、噪音、垃圾等,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乌鲁木齐一家夜市的负责人说。

    对此,业内人士指出,发展“夜间经济”,并不只是简单的经济问题,同时更是城市管理与运营的一门学问。需要政府加强顶层设计,提升配套服务,创造便利的产业环境。对可能存在的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等问题,要加强监管,为产业良性发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提供更好的政策环境。

    同时,城市运营者也需要充分借助夜间消费有关企业的力量,掌握着城市微观经济活动情况,城市运营者可借助其相关数据,逐步建立包括交通、安全、卫生健康等公共项目在内的“夜间数据中心”。通过这些数据的挖掘与分析,既能助力城市建立起多元化的夜间经济,也能让城市运营者提供更好的城市夜间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

    “深夜食堂”只是“夜间经济”的一部分,还需要发展更为丰富的夜间消费品类,而不仅限于餐饮,也不意味着仅有灯光秀等内容,影院、剧院、博物馆、美术馆、画廊、书店等,都应该是“夜间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了解,为发展“夜间经济”,一些城市正在规划先行,先行先试。上海鼓励各区建立“夜生活首席执行官”制度,编制夜生活集聚区发展规划,打造地标性夜生活集聚区。试点在部分区域增加夜间停车位、出租车候客点、夜班公交线路;北京市政府提出,将出台繁荣夜间经济促消费政策,鼓励重点街区及商场、超市、便利店适当延长营业时间;天津提出,在2019年底前打造形成6个市级夜间经济示范街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旅游协会副会长、营销协会会长陈剑文说,各地要根据现有资源特点和游客的需求,开发具有独特IP价值的文化创意的夜游项目,打造核心旅游产品;要跨界融合“旅游+文化+商业”等多种业态,进一步完善项目体系、设施体系、服务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建设。设计好盈利模式,科学研判投入产出比等。“既要留住游客,又能兼顾当地的消费需求,打造主客共享的游憩空间。”

    (责任编辑:中国城镇建设)

    国际新闻

    更多>>

    民生新闻

    更多>>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业务范围 | 版权声明 | 后台管理 | 查询系统
    电话:010—88726325 邮编:100043 邮箱:zgczjs@163.com 传真:010—88726325
    Copyright©2013 www.zgczjs.cn Inc. 京ICP备19052759号-1 All Rights Reserved.城镇建设网
     技术支持:北京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