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坚持规划引领。按照一体设计、多规合一,分步实施、重点突破的原则,累计投入5700万元,高标准编制了市域经济社会一体化、城乡统筹发展、新型城镇化等14项市域总体规划,配套完善了综合交通、公共设施、生态保护等70余项专项规划,统一重新编制完成13个镇域总体规划和镇驻地控制性详细规划,形成了定位清晰、功能互补、衔接有序、覆盖全域的城乡一体规划体系。
二是统筹设施配套。累计投入45亿余元,建成市域骨干路网323公里,硬化农村道路4244.6公里,实现城乡路网互联互通。同步推进城乡公交、水电、燃气、宽带、环卫等配套设施向农村延伸。近三年,累计投入5亿余元,先后敷设燃气管道153公里,建设污水处理厂4座、小城镇污水处理设施10处、联合供水工程11处,全面完成农村电网、通信网络改造升级和城乡公交、燃气、环卫一体化建设,逐步实现了城乡基础设施互通互联、共建共享。
三是突出“三区同建”。把中心城区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主战场,充分发挥山水、文化“两大资源优势”,坚持老城区做“减法”,东城区做“加法”,孟子湖新区做“乘法”,推动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实施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全力推进总投资165亿的74个重点城建项目建设,加快完善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坚持提升集聚要素、通达物流、发展产业、改善人居等基本功能,切实发挥中心城区龙头带动作用。
四是加快小城镇建设。把小城镇作为“离土不离乡,就地城镇化”的重要载体,大力实施扩权强镇,突出抓好全国重点镇、省级新生小城市试点太平镇和全国重点镇、济宁市级重点镇城前镇建设,引领全市小城镇快速发展。围绕增强小城镇辐射带动功能,持续深化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地产开发等提升工程,有序引导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向镇驻地集中,建成农村新型社区49处,近8万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
五是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合理配置城乡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资源,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整合城乡教育资源,组建4个教育集团,成立18个城乡学校联盟,帮扶农村学校34处,累计轮岗交流教师2000余人,成为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市。探索实行县级医院托管镇卫生院,整合提升村级卫生室,开展全民免费健康查体,建立全民健康档案,荣获全国基本公共卫生项目考核第三名。
(责任编辑:中国城镇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