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xSpider
  • 萧华将军的红色家风_城镇化建设网-城镇化建设宣传门户网站
    欢迎访问城镇建设官方网站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首页
    时政新闻
    城镇文化
    部门互动
    论文发表
    证件核查
    今天:
    西部频道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文章 > 史海钩沉 >

    萧华将军的红色家风

    时间: 2021-02-24 07:28 作者:中国城镇建设 来源:未知 点击: 708次

    在革命、建设、改革的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中,一代代共产党人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形成了爱党爱国、忠于人民、廉洁自律、艰苦朴素、甘于奉献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他们不忘对子女谆谆教导,或口传,或立规矩,家风家教日常化、具体化、生活化,成为良好家风的光辉榜样。开国上将萧华的红色家风,就是其中的典范,他所倡导并传承的红色家风彰显了新时代的光芒。

    “爸爸对我们的教育是正统的革命教育”

    萧华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优秀领导人,杰出的政治工作领导者,1916年1月21日出生在江西省兴国县一个贫苦工人家庭。他从小受到革命氛围和进步思想熏陶,年仅11岁就秘密加入党的外围组织“赣南青年干社”,积极进行革命活动,1928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年4月参加毛泽东在兴国县举办的土地革命干部训练班学习,同年冬担任共青团兴国县委书记。革命之火点燃了他的少年壮志和报国之心。1930年3月,他调入中国工农红军,7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历任红四军军委青年委员,连、营、团政治委员,红军总政治部青年部部长,少共国际师政治委员等职,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战争和二万五千里长征。1935年10月到达陕北后,萧华参加了直罗镇、东征、西征和山城堡等重大战役,在兑九峪战斗中身负重伤,为党中央立足大西北和北上抗日立下了汗马功劳。

    抗日战争时期,萧华独当一面,奋勇抗战,参加了平型关战役,领导了“平原战斗胜利的光辉战例”韩家集战斗,指挥了灯明寺等战斗,让日军闻风丧胆。他率部深入敌后,迅速打开局面,创建了冀鲁边抗日根据地。抗战后期,他参与领导山东军民粉碎侵华日军的频繁“扫荡”,积极开展整风运动、精兵简政、“铁的模范党军活动”,为加强军队和民兵建设、巩固发展山东抗日根据地作出重大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萧华勇挑重担,屡建奇功。按照党中央“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他率部克服重重困难,胜利到达东北,开辟辽东根据地,为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创造了重要条件。他指挥和参与指挥了鞍海、新开岭和三战本溪、四保临江等重要战役战斗,参加了辽沈、平津战役。萧华在长期革命战争中,南征北战,英勇奋战,为赢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新中国成立后,萧华为人民军队的事业呕心沥血,贡献卓著。他继承和发扬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大力加强军队政治工作,建立总政治部领导机构,筹建政治学院,选拔培养大批干部,组织领导部队“向文化进军”,领导制定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他创作传世经典史诗《长征组歌》,发表《中国共产党与人民解放军》《关于军队政治工作建设的几个问题》等重要文章,在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特别是加强军队政治工作中有重大建树。1955年,他被中央军委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5年8月11日,萧华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69岁。

    在近60年的革命生涯中,萧华始终不忘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永葆贫苦工人家庭的艰苦朴素传统。他不仅自身模范带头,对亲属子女也严格要求,常常告诫家人,要坚持生活上低标准、学习上高标准,像劳动人民的孩子一样朴实,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红军爬雪山、过草地那样的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他总是不厌其烦地挂在嘴边。对此,萧华将军的儿子萧云回忆说:“他向我讲述了很多战争年代的故事。在这些故事中,他和以往一样,丝毫没有夸耀自己的功绩,讲的大多数是他的战友,那些活着的和牺牲了的伯伯、叔叔们,讲他们的英勇善战、他们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他对我说,我没有给你留下什么东西,留给你的就是这些精神,靠着这种精神,我们打垮了反动派,靠着这种精神,我们一定会建设一个繁荣富强的中国。我明白,他是要我牢记住老一辈革命家的嘱托,完成他们未竟的事业。”萧华将军的女儿萧露也回忆说:“我的爸爸萧华,从小在贫困中长大,他身上蕴藏着劳动人民那种纯朴的情感:热爱人民,热爱家乡的山水,热爱他几乎走遍的中国大地。……我们受到的许多启蒙教育,也是在爸爸的特殊教育方式中得到的。”“爸爸对我们的教育是正统的革命教育。”

    “他有着一种对事业充满信心、勇往直前、奋斗不已的精神”

    萧华不畏艰险,始终以高昂革命豪情担当重任。他曾说,革命干部“本身要有朝气,把自己的事业担当起来”,“整装待发要出征,愿把热血染红旗”。萧华将军的女儿萧霜回忆说:“父亲常说,共产党为什么能够打下天下,就是因为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哪里艰苦,哪里要开辟战场,父亲都毫不犹豫、勇挑重担。”

    风云激荡的战争年代,萧华始终保持革命战士的冲锋姿态和冲天干劲,勇猛顽强、不怕牺牲,迎难而上、历尽艰辛,挑重担、打头阵、当先锋,立下了赫赫战功。1933年,萧华年仅17岁就担任少共国际师政治委员,和师长一起在很短时间带出一支能打善战的部队。1934年湘江战役中,少共国际师以“卷地狂飙不畏死,几战蒋军落旄头”的英雄气概,打出了“铁拳”威风。长征后期,萧华带领红一军团前卫红二师,在乌江天险、大渡河边、腊子口旁,打了一个个硬仗恶仗,突破了一道道隘路险关,发挥了尖兵突击作用。1938年,萧华率领东进抗日挺进纵队,纵横驰骋、英勇杀敌,八路军“娃娃司令”的美名传遍齐鲁大地。1945年,萧华带领部队抢占南满要地,他审时度势、指挥若定,壮大武装力量,建立民主政权,为进军东北创造了重要条件。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面对发展中遇到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萧华敢于直面困难、敢于勇闯难关,永远保持革命战争时期那么一股劲、那么一种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萧华将军的儿子萧云回忆说:“他是一个宽宏大量的人,把不愉快的事深深埋藏在心底,却用乐观精神去感染别人,激发他人的革命热情。他是一团火,走到哪里,哪里就活跃起来,他是一个任劳任怨、忍辱负重的老黄牛。他有着一种对事业充满信心、勇往直前、奋斗不已的精神,他有着坚强的毅力,不管前进道路遇到任何艰难险阻,都勇于开拓,顽强战斗。他有一颗永远年轻的心,永远充满朝气。”

    1985年4月中旬,萧华被确诊癌症晚期,已从胃转移到肝。到7月,萧华身体十分虚弱。一天,解放军总参谋长杨得志到医院看望萧华。萧华慢慢地睁开双眼,吃力地握着杨得志的手。杨得志难过地说:“不要着急,好好养病。啊?!”萧华喘息了片刻,一边吸氧,一边断断续续地说:“我没关系,能拖就拖,精神不死嘛!……我很想把对机构改革和智力资源开发的一些新想法向中央汇报,但恐怕汇报不成了。”

    杨得志点了点头,沉默了片刻问道:“你个人还有什么要求吗?”萧华看了看站在一边的子女,摇了摇头说:“组织上已经很关心我了。孩子们也都长大成人,都已是国家干部。我个人没有什么要求。我只是想,青年人是国家的希望,关于人才的开发是个很重要的问题。现在有些单位选拔干部往往忽视管理科学的特点,好像只要有某方面的知识和特长就可以做领导工作……”

    杨得志看见萧华十分疲劳,劝他休息一下。萧华摇了摇头,又说:“在干部选拔中,在坚持政治条件的前提下,不管资历,不管学历,谁放在这个岗位上最合适就选拔谁。这样就能逐步改变干部队伍的知识结构,按照实际工作的客观需要选拔人才……”萧华很激动,呼吸急促起来。医护人员急忙推来氧气瓶,萧华的手微微颤抖着,但他的眼里却闪烁着光彩。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萧华仍以顽强的毅力深入思考国家机构改革等重大问题,在病榻上完成了6000余字的报告建议,为党和国家的事业献出了最后的光和热。

    萧华的女儿萧霞回忆说:“他始终保持着一颗年轻人的心,有火一样的热情,从不知道疲倦。甚至他在生命垂危之际,他还给中央写了两封有关经济体制改革和建立技术市场的信。”萧华将军的女婿杜链也回忆说:“这期间,他似乎忘记了自己是个生命垂危的病人,竟然能焕发出那么强的生命力,将这封长达6000余字的汇报材料逐字逐句地修改一遍。6月1日上午,爸爸在信上签了名,当天这封信被送交中央。当他得悉这封信被‘印中央参阅文件,并请体改委认真加以研究’时,他兴奋得像个青年人。”

    “要学会适应环境,好日子会过,艰苦的日子也能熬”

    萧华作为全国最年轻的开国上将,可谓位高权重。但是,他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始终不忘清廉本色,对子女要求非常严格,树立了红色家风的优良底蕴。

    萧华对儿子萧云的管教就特别严格。萧云到了上学年龄后,萧华把他送到一所军队子弟学校就读。这所学校在北京郊区,离市区十几公里。萧云一两个星期才能回家一次,每次都是星期六下午放学回家,星期日下午返校。学校实行吃饭、上课、作息准军事化制度。萧云过着严格的集体生活。萧华从不允许用他自己的专车接送萧云回家。他要求萧云和其他同学一样,乘坐总政机关的班车上学和回家。对此,萧云后来回忆说:“从小学三年级开始,为了锻炼自己的意志,我时常约上几个同学步行回家,回到家已是晚上七、八点钟了。妈妈十分担心,怕路上出事,免不了要说几句。这时候,爸爸总是笑眯眯地看着我,我知道他是赞许的。所以,更加有恃无恐,继续‘锻炼’下去。”

    萧华对子女虽然要求严格,但他从不打骂孩子。他常说:“马克思不准打骂孩子。”如果孩子做错了事情或不听话,他就把他们放到床上搔痒,直到他们笑得喘不过气来,说“下回不敢了”为止,以此作为不听话的“惩罚”。在萧云的记忆中,萧华很少板着面孔批评他,但有一次例外。他回忆道:

    在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有一天,我在学校里拣到一条小狗,后来送给一个比我大的小朋友。他的父亲也是部队里一位领导同志,我们两家很熟,父亲去看望老战友,无意中知道了这件事情。星期六的晚上,我回家后在父亲的办公室兼书房睡着了。灯突然亮了,睡得糊里糊涂的我被父亲叫醒。看着他板起的面孔和带有愠怒的眼光,我一下子吓傻了,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只见他严肃地对我说:“谁叫你把老百姓的狗拿来送人?你有什么权利这样做?在战争年代,我们那么艰苦,几天吃不到东西,也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而你随随便便拿别人的狗送人,太不像话!马上给我送回去!”说完就走了。这一夜我哭得很伤心,我觉得委屈。这狗是它自己跑到我们班的,好多天无人认领,学校规定不许养狗,我才把它送人。当然,从此以后,我再也不会把拣来的东西送人了。

    萧华对吃极不在乎。20世纪60年代,中国处于困难时期,全国人民艰苦奋斗,共渡难关。萧华谢绝了组织上的特殊照顾,按照国家规定的粮食定量,和家里人吃同样的饭菜。所不同的是,他总是把好一点的菜夹到孩子们的碗里,叫他们先吃饱,他再吃。他常在饭桌上说红军时代的艰苦生活。炊事员做什么,他就吃什么。有时,炊事员把菜炒糊了,饭做生了,他也从不批评,总是很快将饭吃完,又投身到工作之中。在萧华的影响下,他的孩子们都以艰苦为荣,身上穿着补丁衣服,根本看不出是干部子弟。对此,萧华的女儿萧露回忆说:“他告诉我们,要能吃各种各样的饭菜,粗粮细粮,瓜果蔬菜,甜的苦的,不能挑剔,要学会适应环境,好日子会过,艰苦的日子也能熬。我们家的孩子基本上跟父亲学会了这套本事,凉的热的,软的硬的,荤的素的,都不挑剔。……我想,我们这一代及下一代都应学会这项本事,学会在各种环境中生活下去。”

    2020年,萧华的女儿萧霜在接受《中国文化报》记者采访时,深情地说:“父亲离开我们已经30多年了。有时,我突然说出的一句话、冒出的一个举动,都让我感觉像极了自己的父亲、母亲,他们的品质、精神,就是‘传家宝’,通过言语、举止传给了我们,我们又传给了下一代,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即是家风传承。”

    (责任编辑:中国城镇建设)

    国际新闻

    更多>>

    民生新闻

    更多>>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业务范围 | 版权声明 | 后台管理 | 查询系统
    电话:010—88726325 邮编:100043 邮箱:zgczjs@163.com 传真:010—88726325
    Copyright©2013 www.zgczjs.cn Inc. 京ICP备19052759号-1 All Rights Reserved.城镇建设网
     技术支持:北京网站建设